电梯行业这的六大问题,事关你的乘梯安全!
电梯事故频发,小则影响正常乘梯,大则威胁生命安全。采购单位和用户对电梯行业中的哪些问题深恶痛绝?政府采购信息报/网记者采访了部分采购单位、用户、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和电梯企业。当前,电梯行业被吐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梯维保服务和不按合同约定履约等方面。
问题一
电梯维保做不到15天一次
有用户反映办公楼电梯运行时故障频发,电梯轿厢门开关按钮失灵,无法正常开关门。电梯运行期间,人在轿厢内感觉晃动挺厉害,有时电梯还会自动停运等。对于电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相关单位和部门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每15天对电梯进行一次专业地维修保养?这样的维修频次究竟能不能确保?
解决方法:电梯安全运行涉及到多方,包括开发商、物业公司、维保单位和业主,各方的职责都要尽到。电梯维保是一个社会焦点问题,不过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电梯应该15天维保一次。其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很早之前就明确规定了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并且,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电梯出现故障要及时处理,维保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每15天对电梯进行一次专业地维修保养的同时,业内专家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现场维修过程的监督,督促他们做好电梯维保服务工作,发现不按规定履约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双管齐下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问题二
正确使用电梯的意识不强
不少电梯发生故障,有些是因为使用不当导致的,比如说电梯来了,乘客不停地按开关,或者遮挡电梯门正常关闭,还有的乘客在电梯轿厢里面蹦跳,还存在电动车或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或撞击电梯门等问题。在如何正确使用电梯方面,用户的意识不强。
解决方法:确保电梯有序运行,除了做到按时维修保养之外,用户也应该从自身行为做起,平时注意电梯正确使用的方式方法,养成文明乘梯好习惯。同时,无论是电梯生产厂家,还是开发商跟物业维保公司都应多渠道,全方位加大文明安全乘梯的宣传力度,增强用户正确使用电梯的意识,减少因使用电梯不当而造成故障的频率
问题三
电梯配件不及时
东莞市一家电梯企业在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网记者采访时说道,当前,就他们了解到的电梯行业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配件不及时,用户投诉所乘电梯某个配件出故障或者坏了无法使用,电梯企业或者维保单位配件送货和安装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正常出行。
解决方法: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电梯配件不及时,指的是配件的配送及安装不及时。在电梯行业里,配件在质保期间内是免费的。超出质保期,则需要收费。不过无论是否在质保期内,都会出现配件配送不及时的现象,这个是整个电梯维保行业的痛点,主要与电梯维保维修专业人员匮乏有一定的直接关系。因此建议无论是电梯企业、维保单位还是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都应积极加大培训电梯行业专业维修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确保电梯专业维修人员的数量,以满足用户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问题四
电梯维保流于形式
某单位用户反映,他们单位的电梯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小毛病,例如,他们发现部分电梯的缆绳出了点问题,乘坐电梯噪音也变大了。于是他们向物业单位反映了这一问题,物业单位很爽快的答应,会尽快找专业维修人员来维修。过了几天,维修人员来了,对着电梯检查了一番,不到一小时,说电梯已经维修好了。这让他们感到很气愤。该用户说,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又去找了物业单位,但是他们总以刚维修过做为托辞,这事就一直这样搁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乘梯人的人身安全。
问题五
未按合同约定提供主要部件
海南一公司投诉称,他们花了近300万元购买了某知名厂家的9部货梯投入使用后故障频发,短短半年时间罢工十余次。后来经过拆装后发现,货梯使用的部件大部分为其他公司的产品。无奈之下向当地工商部门和质检部门进行投诉。
解决方法:电梯厂家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电梯主要部件,取而代之的是用其他公司的产品以次充好,苏州一家知名品牌电梯企业负责人表示,有的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会铤而走险做出这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有的确实可以蒙混过关。而有的则是因为电梯行业竞争激烈,去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得很厉害,一些企业难以生存了,只能玩这种花样了。某省级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对于这种情况,在企业供货安装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要协助用户单位做好电梯验收工作,避免供货单位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严肃处理以次充好的企业,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
问题六
不按合同约定设立服务网点
某单位投诉一个电梯企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招标文件明确要求,电梯企业要在当地有服务网点或者中标后要在当地设立服务网点,通过公开招标,该电梯企业中标,之后电梯安装交付使用,用了近一年,电梯出现故障,该单位就要求中标的电梯企业派人来维修,时间一天天过去,电梯故障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经过调查才发现,中标的电梯企业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在当地设立服务网点,派过来的维修人员也只是企业临时雇佣过来的,遂决定向当地的监管部门提起投诉。
解决办法: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保服务不及时,是电梯行业被诟病最多的问题。采购合同约定的内容,电梯中标企业不按照合同来履行,此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采购单位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在查证投诉情况属实前提下,应依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不诚信履约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切实保护采购单位合法权益。
对于上述问题,不知道大家如何看?
相关资讯文章
- 电梯数据采集器到底采集什么?性能、原理与价值全解析
- 电梯阻车系统有什么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 电梯物联网:如何通过智能连接提升电梯管理与用户体验?
- 电梯按需维保,如何提升电梯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提升紧急响应效率,保障安全运行
- 电梯五方对讲系统,提升建筑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
- 电梯专用阻车系统
- 电梯阻车系统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电梯黑匣子的功能与特点
- 电梯按需维保:如何让电梯维护更高效、更智能?
- 电梯TPA维保服务简介
-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打造安全与效率的新高度
- 电梯按需维保:提升安全与效率的未来之路
- 什么是电梯TPA维保服务?定义与特点?
- 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关键信息监测与安全高效运行新保障